一直想在去羅馬之前先看看電影《羅馬假期》,但直到我人在羅馬,電影還是未看。我的旅遊書很有趣,無論是在介紹羅馬假期拍攝地點遊,又或在書中其他部份介紹羅馬景點的時候,都不斷地一字不改重復地使用「這裡也是奧黛麗演出的羅馬假期經過半世紀以上也不退色的電影名作的舞台,也為當年電影中...」這句子,作為介紹景點的一部份。(後來終於看了電影,黑白片如何褪色呢?有點不明所以。)
在聖天使堡附近的巴士站上車,坐了約二十分鐘左右的巴士,便到了羅馬競技場的附近。這一帶全都是古羅馬建築群的遺址,規模之大實在令我目瞪口呆(之前在英國Bath及德國Cologne也有看過古羅馬建築遺址,很精彩但規模實在小很多)。我最先見到的是奧古斯都廣場,但由於實在急不及待想快快去看羅馬競技場,所有沒有停留參觀。
一抵達羅馬競技場,便暗暗慶幸自己預先在網上購了票。在競技場外遠處已看見一條長龍,想不到那只是一部份,競技場內還有一條長長的蛇餅。雖然每張票要多付2 歐手續費,但免卻在猛烈太陽下乾煎不知多久,還是值得的。
貼士(在其他博客看到的):羅馬競技場的門票其實也包括了參觀古羅馬廣場(門票有效期為兩天),不想在網上預購門票而又想避開羅馬競技場的長龍,可到古羅馬廣場購票。那裡的購票隊會較短(抱歉我對古羅馬廣場購票隊的長短完全沒有印象)。
一下巴士就見到古羅馬的遺址(這只是一小部份), 眼前景象令我感到震驚。 |
羅馬競技場入口外堆滿了遊人(請看照片底部)。 |
未來羅馬競技場之前,其實對這地方和古羅馬帝國的歷史,幾乎一無所知;就連電影Gladiator都未看過。我猜它的建築和功能,大概與之前在西班牙塞維爾的鬥牛場相類似,都是讓人看打鬥表演。看見偌大的場館,很好奇座位都去了哪裡了?加上場地中央舞台部份並不是平的,而似是有很多房間在裡面,很好奇它們的作用;又會不會是競技場改作表演以外的用途,所以舞台部份會有建築?再者,我還發覺建築的用料和結構很奇怪;有些部分是磚頭,有些卻是大理石;建築是否全用大理石包住磚頭?面對種種疑惑,我決定走去競技場的書店找答案。
就是看見這些令我不明所以的建築結構, 引發我買了本有關羅馬古建築的書藉。 |
競技場內設有展版介紹 場館在古時的用途和運作。 |
原來當時的表演類型,並不只限於些簡單的、就把人和人或人和野獸放在舞台上的打鬥表演(即類似現在還能看到的鬥牛),也可以是包含複雜場景,例如把舞台堆滿樹木作森林戰,甚至是把舞台台面灌滿水成為海洋作海洋戰的表演。就算現今看舞台表演,我也鮮有機會看到有水的場面,我可真想像不到當時的人是如何做到水戰場面!
舞台下面的建築,是類似現今表演藝術的後台區域。這些間隔或房間,有的用來飼養演出的野獸,有的用來存放佈景和道具,例如樹木山石,又或儲水(水戰場面時用到)等等;也設有很多升降裝置,把佈景和野獸由下面升上台面;書中記載,曾經有次表演試過同時把一百頭獅子升上舞台,牠們的吼聲嚇怕觀眾,場地一時鴉雀無聲。
觀眾席方面,連同站席,競技場可容納多至7萬人。建築中有大理石的部份,都是前往觀眾席的走廊和樓梯,觀眾座位就是在這些走廊的上面;現時大部份的觀眾席已毀掉了,所以走廊才變成無頂的樣子。競技場的頂層,在古代是有機關的,工作人員可把布製的簷篷張開或收起,日光太猛烈的時候能減少觀眾被太陽暴曬。
表演統籌方面,由表演贊助者出資(在羅馬通常是皇帝);另有專人負責節目設計、財政管理和道具等等;也有表演宣傳的告示張貼,吸引觀眾入場觀看。票務就沒有了(至少在羅馬競技場),因為表演都是免費讓市民觀看的;但觀眾區域有嚴格劃分,社會地位愈高的人,坐的位置也較好,也更靠近舞台。
這些表演節目曾盛極一時;在公元107年,圖拉真慶祝戰勝達契亞人時,表演曾連續上演120天,動員一萬頭野獸和一萬名角鬥士。
極宏偉的羅馬競技場。相片下半部就是舞台的復原面貌,其餘的地方就是「後台」。 右面靠上有些斜了像屋簷樣子的部份,又或右下角有些大理石可級,都是觀眾席。 |
參觀完羅馬競技場,在場外的廣場稍稍休息後,便步行前往另一個遺址:古羅馬廣場。
左:在競技場的較高層可飽覽附近的景色。右:競技場側的是君士坦丁凱旋門。 |
1 則留言:
真正的歐洲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