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3

學視奏與學素描


小時候學素描,接觸過很多不同的方法去訓練閱讀物件再描繪。到現在學視奏,有趣地發現兩者竟極其近似。

以前學唱歌也好,現在學吹喇叭也好,總練不好視奏/唱(SIGHT READING / SINGING)。曾請教過很多人,都說過看得多熟就自然會進步;但每次練習時總令我非常懊惱,我真的是摸不着頭腦該如何入手:樂譜上每一個音符最少包含了兩種資訊:音高和時值(PITCH & TIME VALUE);可能還有演奏的指示(如漸大、漸小);若是合奏曲更有其他樂器的音符需要同時參考。在短短可能只是十分之一秒便要解讀到一個音符便要正確地奏出來,很難。奏不對的話更慘,因音樂是有時間性的,錯了不可以「補鑊」,只可以找之後的某一個位「攝翻啱」,否則整個曲子都算奏錯。而我採取的方法就是緩緩地將音符逐一盯熟,盯熟便會少錯,之後便應該可以看快一點。但事實卻不然。

幸得身邊音樂朋友指點如何可以循序漸進地增強閱譜能力。朋友一跟我說:「在奏當下的那個音符的時候,其實你應已看好並準備好了下一個要奏的音符。」跟着他的方法試試,好像好了一點點,但還是把握得不夠好,錯漏很多。再跟朋友二談,他簡短幾句分享了他以前如何練習:「試着把樂譜放在側面,每次望的時候都嘗試看並記下一個BAR的音符,掌握了就再嘗試記多點。」又有次在朋友一工作時聽到他說:「把樂譜放在遠處讓我瞥一下,對樂曲有個印象便可以。」

細想學素描時,以不同的訓練去學習閱讀物件的方式,與音樂朋友給我的TIPS不謀而合。例如只可先觀察物件,物件被移走或蓋後再畫的DRAW FROM MEMORY,顧名思義訓練閱讀並記憶;只限10秒極速完成的GESTURE DRAWING,又或人體素描課時,在模特兒做連串簡單動作的時候,要把他移動中的狀態畫出來,就是訓練快速地掌握物件的姿態及建立印象。

不同的是,音樂是TIME ART,若把握不及時間一過,例如奏錯音,發夢之類的話,那首音樂便可算即時死亡,所以音樂是不容有失的藝術,沒有退路只能預先準備好;而繪畫是still art,除非支筆或張畫給人拿走了,否則就算繪畫的物件給拿走了,甚至畫錯了,還是有時間並可以透過想像或其他種種方式去完成及完善作品;至於一張畫死亡的原因,往往是因畫者想花太多時間把畫作畫完美,但卻弄巧反拙把它「畫死了」。

而我想我在學習視奏要面對的最大障礙,就是我在閱讀方面有一種執迷,愛把東西盯着看,無論有無需要和必要。還記得我曾寫過最愛FIGURE DRAWING的原因是可以肆無忌憚地注視和觀察一個人。素描時最愛挑物件的某部份把它畫得像相片一般真實;看書愛把書本放得極近;配眼鏡時度數要配十足,好讓自己看的東西要LASER SHARP,連視光師也忍不住揶揄一句:「度數配足對眼睛不好,你有必要要看得這麼清楚嗎?」

要改變這種執迷可要花點功夫。

延伸閱讀(有關素描):http://www.squidoo.com/joyofdrawing

25.7.13

CROSSOVER的危與機

香港小交響樂團是我很欣賞的一個藝術團體,無論是branding, positioning, marketing, product(也即programme) 與 audience development 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看過小交的小號concerto音樂會,與其他藝團合作如香港芭蕾舞團的《夜夜西門慶》,或 Happy Hour Concert,都很精彩。上周末去了看其一極受歡迎,與麥兜crossover的音樂會《麥兜.感人至深小故事》,卻若有所失。原因不因選曲或演奏,而是這crossover是否得宜的問題,於整場音樂會在我的腦子盤旋,揮之不去。

身為marketer的我,明白知道crossover的原因、目的及利弊,而當中合作要做到相得益彰又能平分秋色,難度其實很高,而再能把crossover帶來的lead轉換成customer就更難。其實小交找麥兜crossover 已不是第一次,之前的沒有看過,但這次的我真的覺得不好,最大原因是我認為這crossover不balance之餘也似乎失了重心。

這音樂會其實是國際綜藝合家歡的其中一個節目;要吸引家長肯花錢帶小朋友入音樂廳聽他們子女通常覺得有趣丶難坐得定的古典音樂,實在不易;以卡通人物麥兜作招徠是明智之舉,在古典音樂演奏以外,加上說故事、影片、流行歌手演唱,甚至在音樂會尾段的道具跟舞蹈,至尾聲麥兜登場等種種元素,無一不想令音樂會更能取悅入場的小觀眾們。

如果能做到古典音樂與故事及影片之間互動融合,這會是一件美事。音樂會上半部是一首樂曲配一個故事。但愈看愈聽愈覺得不對勁。影片畫面與樂曲之間無關係也可以接受,但說故事環節一出,便難以令人集中。有些時候,想聽樂曲因那高聲量的VO太大聲和突出,怎聽都不清楚,又或嘗試去聽故事,樂曲卻又太牽引耳朵。感覺很零碎和失焦。到下半部,才開始把焦點移回音樂上,但以整體來說,個人覺得麥兜蓋過了小交,令小交變成了陪襯品。

若說希望藉著這crossover去吸引小孩子參加音樂會,看現場幾乎座無虛席,我相信是成功的。但若是旨在培養小孩子對古典音樂的興趣和了解,也許在表演時坐在我後面的小孩與母親的對話能帶來一點hints。那小孩問:「我不想聽小提琴,可以只看麥兜嗎?」媽媽答:「不可以,你要聽小提琴。」但,唯有想,路漫長,只要一天家長肯買票,機會還是有的。

25.6.13

咖啡店、歧視與民族尊嚴

個人一直不太喜歡那種裝飾雖然漂緻但帶點潔癖及造作,感覺很營造自我感覺良好氣氛的店子。上周末跟兩友人午飯後想找地方喝咖啡,其中一友人雀躍推介必要一試上環四方街一帶新開的Cafe Deadend,不忍掃她的興致便跟她去了。

到了店外,找來找去只發覺室內只剩下三張二人座的方桌子,又或是室外勉強可以「搭枱」的圓桌但椅子不夠,但怎也不見侍應有任何意欲招呼我們,便上前問其中一位可以如何入座,並指著室內其中一張枱詢問「這裡可以多加一張椅嗎?」。那侍應回答抱歉他們serve不到,再者椅子都是跟桌子組好,不能隨便移走。也許其中一桌四人的洋人顧客體諒我們,便快快地埋單給我們用他的桌子。於是我們便坐了下來。

坐了下來,點了食物和飲料,友人便討論剛才的事,其中一位說道:「呀,他們做事還蠻有原則。」也許吧。我在想,會老遠走來這個「死角」喝東西的多是什麼人,環顧四周,都是洋人多。間中也有三兩年青的香港人經過,駐足一下,便又走了。

過了一會,一群共五六人的洋人在店門似乎想找桌子。我們便討論,室內既沒有桌子可併,而室外的小圓桌也容不下這麼多人,怎辦。一侍應便已走了過去招呼他們,指手劃腳,接著更見侍應親自去搬椅子去另一張桌子,不消一會那群洋人便已Settle Down。這才發現,可能友人認為這店所謂的原則應是:按顧客的國籍提供不同的服務和待遇。我心有點憤怒,大家都是付同樣的錢,為什麼得到的服務會有這樣的差別。更別說侍應都是本地人。

也許是在殖民地年代薰陶並遺留下來,再加上某些作家曾分析過中國人的奴才DNA在作祟,這便造就了這種香港特有現象:崇洋而歧視本地人。

這又讓我想起另一友人曾講過,香港人是很離奇地會極遷就外國人。比如說香港人去外國做事要融入講英文或當地語言,但洋人在香港做事,哪怕公司全team都是香港人,都是香港人用英語去遷就;而不少洋人「融入」了香港十年八載仍然不會說廣東話。又或到中環Happy Hour或去很多比較高級的西餐廳吃飯,侍應只講英文,哪怕他徹頭徹尾連英文口音都聽得出根本是香港人。仍記得以前在航空公司工作時,有很多同事說不喜歡serve本地人,原因是他們愛貪小便宜索取紀念品。我卻覺得既然公司都已預備了那些東西給客人,給他們有何不妥?再者他們又不是貪心到要求拿走所有的紀念品。

我覺得,自己不尊重自己,很難令人看得起你。想人尊重自己的民族,這個民族的人必要尊重自己人和自己的文化,而語言是文化最重要的一環。比如說法國,德國和日本,不會奉迎他人,要接近他們,你便先要了解他們的文化,他們的語言。

這幾年來,愈來愈多香港人表示不希望香港精神和價值被消磨。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就由尊重自己人和捍衛自己的語言開始吧!

19.6.13

為何偏請上RubberBand?

昨天Facebook開始被有關7.1香港巨蛋音樂會的新聞洗版。

先是有朋友發訊息給我,請我一起在將會來港演出的韓星的fans page留言勸他們不要來演出。那香港歌手? 他說RubberBand他在勸,MR可是不理了。接着開始接二連三看到很多報導質疑RubberBand為何會接這個「維穩show」。有說他們是被公司迫接下這個show,之後是RubberBand 解釋「身在曹營心在漢」。焦點都落在為何RubberBand會接了這個show。

坦白說,我不太知道RubberBand有多紅。我卻覺得,最詭異的不是為何RubberBand會接了這個show,而是本地樂壇有這麼多歌手band不請,偏請了去過支持反國教活動,愛唱作貼近社會議題歌曲的RubberBand演出? 要讓本覺得A是好,B是不好的人倒過來歌頌B才是好; 如果背後真如他們自辯是被接迫受邀請的話,好比沈默不表態的最消極卑微的自主權也沒有了,這可比洗腦打壓甚至禁聲滅聲更可怖:就像施暴者硬要受害者不單要停止哭哭啼啼,更要求他擺出很享受的樣子 - 迫人表與自己立場相反的態。這可不是傲慢地想要羞辱RubberBand及他們代表的立場的同道嗎?

估不到這種政治bully行為愈演愈烈,燒到香港流行音樂界了。不知下一輪會燒到哪裡?

3.6.13

藝術 ● 設計 ● 我的廚房

藝術

前周末去了城中藝術盛事Art Basel,滿有趣的一次體驗。平時看藝術品術多去逛美術館。美術館的佈局,或因只得很plain的牆,或是美輪美奐但是幾百年前的建築,又或現代但藝術感強的建築,總言之總覺得有點熬有介事,令人不由自主從現實中抽離,進入那只容得下藝術空氣的神聖空間。

Art Basel,你可說它是藝術活動,但實質上它是一個販賣藝術品的商業活動:有不少贊助商的booth,對有興趣的藝術品可向畫廊問價。或許就是這一點點的商業味,反令藝術變得親切可人,令人少了進美術館那種拘束感──起碼若那些藝術品不太對我口胃,我還可以買杯酒喝,跟朋友聊天。再者,不看畫也有太多東西可看,例如看人──尤其在VIP 預覽日,簡直是衣香鬢影;至看傢俬──好一些畫廊會擺放一些富藝術性的桌椅,似與其擺放的藝術品爭奇鬥艷,令人目不睱給。

Art Basel 中一些極富特色的傢俱, 美觀得有如雕塑

看了眾多作品,拍了些自己非常喜愛的,才發覺自己原來有很強的偏愛,但跟幾年前自己喜愛的類型已很不同。

出奇地特愛一些以質感或顏色營造視覺刺激或錯覺的作品
以藝術形式表現對社會的人、事、現象等立場的作品
反而不是我杯中茶


設計

讀書時,美術科老師曾解釋過藝術與設計的分別。老師說:「藝術是給自己解決問題,而設計則是為他人解決問題。」

在所謂讀過幾年藝術史及欣賞、設計另加點兒人生閱歷和生活經驗之後,加上看了這次Art Basel後回到家裡煮飯的沖擊(下面再詳談),我則認為藝術與設計的最大分野(不以商業不商業角度去分別),籠統來說應該是:「藝術應讓人帶來視覺、感知或精神上的刺激或感受,而設計則應該是功能上及美學上均能改善或提升生活質素。」

曾有個時期很迷茫設計是怎麼一回事,因為在學校學的跟在社會見到的可說是充滿矛盾,又或見過不少視覺上漂亮的設計,但總又覺得有點不對,不是好設計但又說不出原因。直到我搬到這現時居住的房子,才恍然大悟好設計是怎麼一回事。


我的廚房

好設計,我覺得要實用與美感兼備:從觀察人類的生活習慣細節,細心分析後再巧妙安排、調整、佈局,創造或創新一些東西,讓人使用那些東西的時候更得心應手兼賞心悅目。比如說平面設計的資訊讓人讀起來也好,又或人在建築中流動,是否方便容易,不會讓人覺得困惑(刻意制造困惑以達到其特定目的另作別論)。而我的廚房正好讓我上了一課精彩的設計課。

單位是約兩年前租來的。睇樓的時候因為當時的租客尚在,見地方方正,廚房看起來雖不美觀也「實用」──空間大小還可以,爐具抽油煙機雪櫃廚櫃水槽齊全,是可煮食而不是像時興的Studio flat用來裝飾的廚房。搬了進去才發現它並不如看起來實用。

似乎很實用的廚房用起來一點都不順手。

首先,爐頭放置位置的高度跟正常的低了好幾吋──但這也未算是大問題。大問題在抽油煙機:它的高度並沒因而作出合適的調整,因此結果是抽油煙機形同虛設,根本抽不了油煙。其次,或許為了美觀或避免製造空隙,或是設計是為高人而設,廚櫃頂天花安裝。貼心的是廚房備有一條摺梯,方便我每次上上落落拿東西時不用搬椅子。至於水槽,看圖片,除了覺得可能小了一點以外,未必看得出有何不妥。魔鬼在細節:開水龍頭的方法是要往自己方向上拉,關就將老向牆身輕壓。每次開了水後,把大一點的盤子、煲或鑊往水柱一移──剛剛好就把水龍頭關了。

除了廚房,單位尚有很多更精彩,並可列入室內設計Do's and Don'ts的經典例子,有空再寫。

藝術、設計與生活其實息息相關(老掉牙的話)。欣賞藝術或設計,除了廣闊視野,提升個人品味,也是觀察、分析、刺激思考的一種學習。

29.5.13

久違了!

心血來潮,看看我這已久久沒更新的Blog,原來已沒有寫年多。

這沒有被記載的年多日子,發生的事情很多。若以短短幾句交代感受,只能說愛情事業兩難如意。但可能女性朋友會想做我。或許有意,又或是真的沒有時間,所以沒有把它們寫下來。雖然令這blog少了它的一個重要功能--給我Detox;但也好,這我的Blog的便減少了很多負能量和怨氣。

去年年底炒了自己直到現在仍在Detox中,是時候重新出發--我指是重新寫作。

請有空來看看我(的Blog)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