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9

粵曲之死

今天晚上去了聽地水南音音樂會。

我對地水南音沒有什麼認識,只知道它是粵曲的一種類型。但相信很多人都會聽過一句唱詞「涼風有信」,那是地水南音《客途秋恨》的首句。

先不談音樂會好不好聽,反正一會兒也會寫到。但音樂會當中聽到有人高談闊論要好好保留這種快絕種的傳統音樂,又數家珍般細說自己有多認識這種已罕為人知的音樂,最喜歡無事找事想的我,第一個反應是「世上有這麼多東西漸漸消失,若什麼都要保留可不得了。地水南音憑什麼值得人們去保留?」甚至引申到想「為什麼粵曲會日漸式微?」。一面聽音樂會我一面想,粵曲就是給玩和愛粵曲的人弄死的。

一、給唱粵曲的人唱死

聽音樂也好,欣賞藝術也好,其中一重要的是能否使受眾有共鳴。說唱歌,就算聽眾不懂歌詞或語言也好,出色的演唱家,可令聽眾感受到唱者表達的喜怒哀樂、音樂中情感的變化,觸動他們的感受,甚至牽動他們的情緒。因此人們才會把出色的音樂形容為「動聽」。

我不敢斷言今晚音樂會的唱者唱得不好,反正我不太認識地水南音,可能會影響我的欣賞能力。但作為一個普通聽眾,整個演出,我只感到納悶。納悶,不是因為我感受不到唱者的情感表達,而是整體演出上非常單調,欠缺層次和變化。基本上整個音樂會的氣氛就是一個「苦」字,因地水南音的音樂和唱詞多是淒婉的,就連選曲的音調節奏也差不多,都不緊要;但苦也可以有不同層次和變化。借用演出其中一首用了李清照詞【聲聲慢】的樂曲來解釋,該詞寫愁,只是首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已精緻地、富有層次地描繪了詞人心裡細膩而漸漸推進和加重的愁。若要以歌唱來表達情感豐富的層次和變化,基本上可做的,是雕琢句字、段之間,甚至整首樂曲,音量大小輕重或音色的變化和分佈;就如說話也有些相對重要,要加強語氣,或可以輕描淡寫的地方。歌者聲線清脆音色漂亮咬字準確,但歌唱的字裡行間欠輕重舒張,整體演出的演唱技巧跟風格均千篇一律。

說這麼多,為什麼我說粵曲是被唱死呢?

記得我的聲樂老師曾說過,歌唱其實只是帶有韻律的說話,要將唱歌想成說話。若把唱歌想成唱歌,那你可能會唱得「好聽」,但不會唱得「動聽」。聽任白年代的粵曲,我會聽到那男主角是個花花公子或是個痴情漢,或那女主角是在等丈夫歸來的怨婦或是情竇初開的少女,還有其他角色都充滿個性。不同人唱同一個角色也各有特色。那個年代的粵曲,是活而生動的。但自任白之後,我已鮮能聽到「有性格」的粵曲,子喉不是學白雪仙就是紅線女,平喉就是學任劍輝。十個人唱都是同一個模式。

另不少唱粵曲的人都只是卡拉OK式唸口簧,甚或追求唱得好聽,即聲線清脆音色漂亮咬字準確,沒有子細去分析曲譜,例如音樂結構唱詞之間關係,應在句字的什麼地方換氣等等基本概念,甚至是角色的情感和狀況又應如何去表達;就連很多教粵曲的老師也不會(或不懂?)如此教學生。

久而久之,粵曲的藝術層次得不到提升且每況愈下,最後只淪為少數中老年人用來消閒或登台威威的工具。

(再續)

4 則留言:

Betty 提到...

这种现象, 就好似现代人去听 twin 音乐会, 歌是好听, 但不动人.

L L 提到...

我都覺得粵曲死緊,是因為後繼無人,唐滌生任白之後,已無大將!

南蠻人 提到...

這麼多人唱,為何會沒有大將?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Unknown 提到...

No new song! no new power! No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