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14

荷蘭瘋天氣

初到貴境的時候,已被荷蘭的怪天氣弄得有點不知如何是好:經常無端白事下雨,又或刮起大風,像香港的颱風。我有位居住在荷蘭的朋友,常常說,因荷蘭在水平線下,天氣是很不可預料。可能因為常常在上學,甚忙,對天氣不是太在意,只是覺得天氣大部份時間都不是太好。

踏入暑假,閒着,才真切體會到荷蘭天氣的怪異。就像前幾天,一天之內,便經歷數次下雨和天晴。

那天早上下雨,本想取消外出,但因朋友特地來跟我一起過周末,也因我快回香港,有今生冇來世,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來荷蘭,不能讓天氣打撃我的行程,便帶了雨傘出去。才剛上車,天晴了。一見到太陽,心情格外開朗。到了行程的第一個景點, Peace Palace,天開始暗,參觀完了,轉戰不遠處的另一個景點 Panorama Mesdag,天更黑了。參觀完畢,約了另一位朋友去市中心喝荼,那時天下着毛毛雨,誰知到了喝荼的地方,坐了一會,天竟又再次晴朗了起來。但所謂「好景不常」,才喝完茶,又下雨了。回到家裡預備晚飯,天又再次好起來。若一天只下一次雨,已是萬幸。

以前覺得外藉人士很奇怪,一見太陽就好像瘋狂了一般,擁抱陽光,要曬曬曬個不停。在荷蘭住過,親身經歷過這兒的瘋天氣,開始明白他們為何會這麼熱愛陽光。

這兒的夏天很短,5月初還是有點涼涼的,還在穿皮外套,天氣也不太好,6月才真正的熱起來,和有比較多的好天氣。可惜6月正值考試時分,享受好天氣沒我份兒。記得在7月初的時候,有幾天天氣特別好,整天太陽高掛(直到晚上八九點才開始下山),家裡熱得我汗流浹背;那時我還在想,怎麼荷蘭人會沒有裝冷氣,真耐得熱。過了幾天,下了一場雨,熱天氣就此結束。到今天,才8月中,日間已只得13-4度,本來我已包好所有冬天衣服,準備寄回香港,也不得不拆包拿件薄羽絨來穿,因我的皮外套已不夠保暖。也因此,當外出一見太陽,便追着太陽曬,好好感受一下它的溫暖。

相比之下,香港的太陽伯伯可Aggressive 得多,夏天的陽光可真是又猛又剌熱的。而瘋的,不是天氣,是冷得令人顫抖的冷氣。

7月底在海牙 Scheveningen 海灘,可邊吃晚飯邊看美麗的日落。
當時已是晚上八時多。

15.8.14

《在荷蘭住太久》測試

朋友傳來一個給我消遣的文章,其實是一個列表,用作測試是否在荷蘭住得太久。

這篇叫 You know you’ve been in The Netherlands for too long when…的列表,共有一百個項目。網上有很多人都有加上自己的評論,蠻有趣的。(其中一篇按這兒

我不會逐一在此細答,但概括地看,似乎我還未住得太久。最大的原因是:我還未能用單車代步!這是我在荷蘭生活最大的遺憾。

生長在大城市的我,小時候鮮以單車代步,又也許因父母皆不愛運動,又沒有很多戶外活動,我騎單車的機會也極少。我印象中騎單車的經驗,只局限在灣仔以前有個戲院後面附近的空地。那時候爸爸跟他的某位朋友很親近,常常見面,那叔叔就是住在灣仔。他有個跟我和妹妹年紀相若的孩子,每當爸爸跟他朋友gathering 時,我們小孩們就又 gathering;因為那裡有好幾家單車舖,租車很便宜,便常常租那裡的單車一起玩。因沒有學過如何騎單車,又沒人教,租的也只限帶有「輔助轆」的單車。後來gathering 少了,我也就此告別騎單車。

在荷蘭,連年紀小小只有幾歲的小孩子也擁有自己的單車。假日在街上,很多時會見到一家大小一起騎單車遊玩。家長完全很放心,走在前面,眼也少向後望,小孩子在後面盡量跟着。不似中國人父母,連小孩在公園內跑跑,也怕他會跌倒,時常把小孩看得緊緊。有時候我也會見到一大班小孩一起騎單車,其中只有兩三個成人,大概是老師帶學生去outing。

無論如何,荷蘭人的騎單車技術可真是非常利害的。除了像列表上所說雙手不扶單車扶手,騎單車時可同時吃東西、喝咖啡以外,我更經常見到有人邊騎單車邊text message!有次我跟我的同學提起這事,他說那很容易,人人都會。我說在街上邊騎單車邊text message 很危險,他竟回答這很安全,就跟我邊走路邊text message 一樣安全。騎單車對荷蘭人來說,就如同用雙腳走路。
荷蘭人的高很不可思議,
簡直是進擊的巨人真人版。

雖然我還未能用單車代步,不過總算是學懂了騎單車。試過由家騎單車約十分鐘到附近的公園,最大壓力是要把車靠向右,因為可讓人在左邊超車。另外,單車徑上也容許電單車通過,加上有時候單車路就在馬路旁,隨時有汽車呼嘯而過,更令我這初哥害怕。更莫論我更要看燈號過馬路。

除了有關單車以外的項目,好些我看了之後都會心微笑,我想我也真的是相當習慣了荷蘭的生活吧。例好我只會 "alstublieft" 及 "dank u wel";懂得"cafe"與"coffee shop"的分別;見識過荷蘭人可以一整條方包或一盒一升牛奶做午餐;一個下午經歷多次大雨及天晴,堅是變化莫測的天氣。個人認為最好笑的是第41項 "Being tall gets a new meaning"。連結文章的作者的comment 也極好笑:Yes, it’s called being a giant。原因請自行看右圖。

荷蘭生活快將結束,本來在剛抵荷蘭的時候想多寫荷蘭生活點滴,但事與願遺,可能要留待返香港後寫回憶錄。又或在有生之年,可能我會重返荷蘭,再完成我未完成的大學課程。那時候一定要自己寫寫寫。不過,在這兒旅居一年之後,賓在想念讓人熱血沸騰的搏殺的日子。期待返香港搏殺!

11.8.14

蒙面人

(圖片來源:壹周刊

跟荷蘭的朋友閒聊,講到香港近年社會政治民生等等問題,我給了他看壹周刊的《蒙面泳客襲沙灘 臥虎藏龍深水灣》,讓他感受一下香港現在的荒唐。

本以為他會拿圖片來苦笑一下,誰知他竟很認真的說:「荷蘭有法例禁止人戴這樣的面具。因為戴了面具令他們不能被辨認,他們很可能是小偷、罪犯等等......。」並笑說香港應該參考一下荷蘭的法例。也對,容許在公眾地方做蒙面人,少則會對社會構成心理壓力,,大則讓有心人士有機可乘;對蒙面人也不好,因別人不知你是不是賊。若說蒙面超人只在沙灘出現,香港沙灘老鼠也多。

未知香港是否訂立相關法例呢?

在網上查找了一陣子,發覺香港應該未有相關法例。但前年示威出現「V煞」的時候(見頭條日報:紐倫港趕絕V煞),曾有律師促政府快訂立規管「戴面具示威」的行為。若促請立法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取證,那為何要針對個別「示威」的行為,而不是一般性,即「任何」的行為?這些法律界人士的 hidden agenda,不言而喻。

若以前不是在網上看過這最新 Beach Fashion,也許在我遇到蒙面人時會大叫!但不知是好是壞,愈來愈對這些荒唐事免疫。

10.8.14

MOOC‧愛學習

在工作了十多年後重返校園,這一年來學了很多。學習內容,有的是與以前的工作有關,有的是個人興趣,有的則是全新的領域。

初放暑假之時,很失落,不是因為由繁忙的學習生活剎那間轉為悠閒,未能適應,而是因為暑假沒課上,沒東西學,很無聊。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天會對追求知識有這種飢渴。

之前有同學推介一個免費學習的網站,叫Coursera。之前有看過一下,但當時還是在上學期間,自己又對這種新興 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 (MOOC) 大規模開放網上學習沒有多大信心,便把這事兒丟到一旁沒理。可這暑假若無所事事,日子太難過,又虛耗光陰,便又再到網上去看看有沒有什麼自己有興趣想讀的。

一看之下,不得了,實在有太多意想不到的課程!與興趣課程不同,這些課程的題目都是很知識或學術型的,部份更很專門。有的是我有極感興趣的,例如有關市場推廣、商業策略、電子媒體、音樂等等,有的不懂也沒有太大興趣,例如科學、數學和工程等等。大部份的課程都是免費的。課程設計嚴謹,有教學大網,參考書目,建議學習進度表、Quiz、Assignment 等,大部分都由大學的教授任教。Assignment可自由選擇做與不做,做的話作業完成後會由同學修改(Peer Assessment)。於是有理沒理,Sign Up 了好幾個,有的待開課時跟着它的進度和功課學習;有些已完結的課程,待有空的時候便看看其內容。

對MOOC的經營模式很好奇,但也有些懷疑,「世上沒有免費午餐」,總覺得免費學習的質素不會太好,又或內容只會極淺又或是遊說人參加付費課程的teaser。否則長遠如何sustainable?而大學又因何肯花人力物力投資在這似乎沒有收入的項目?看了Wikipedia 的介紹,這似乎是學術界在推行的一種新的,給合科技的學習方法。那好,我又不妨做做白老鼠。

開始上了幾個課程之後,不得不讚嘆,這些課程的質素其實都很高。例如我多年來都不知道如何改進的ear training,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的 Developing Your Musicianship 課程便幫了我很多。又或 London University 有一關於職業與找工作的課程,正是我的及時雨,除了教授求職技巧,最妙的是,課程提供了很多練習,可幫助學生多分析和了解自己,從而定立更清晰的職業路向。我很相信這些大學的投資不會白費,作為 Branding 和 Users Engagement 這實在是最好的方法,而透過這些課程中學生在Forum的討論和建議,學校也能參考和改善教學方法和內容。對學生來說,除了獲得知識,更可透過學習認識不同的人。

有點遺憾未能繼續在荷蘭完成我的大學課程。除了希望有張大學證書,圓我的大學夢,增強我在社會的競爭力以外,也因學習本身,實在是一件很令人快慰的事。學習能開拓思維,也能讓我探索和發掘更多自己發展的可能性。上 MOOC 課程可說是一個安慰。

我覺得,這 MOOC 最寶貴的是,為未能在大學學習的人打開的一扇門。願這門能長開。


******
網站 Top Free Classes 齊集了不同MOOC提供者的課程列表。又或可直接到CourseraedXOpen2Study 等,找尋你有興趣的課程報讀。部份已完結的課程也可「報讀」,報讀後便可以瀏覽存取課程的教材。

3.8.14

馬賽與港男港女

朋友在Facebook上分享了一篇叫《愛外遊的80後女子》的文章,慨嘆在香港社交,有時候會有點困難,輕鬆娛樂事情可談,嚴肅知性事則很多時候都要迴避。好奇心作祟,便按來看看。

看罷,第一個感受,覺得文中的女子涵養差,男的只是想打開話匣子;若女子覺得有問題,被offended;又或女子甚至feel 到男的可能對她有意思,想多對她了解一下,但對他沒有興趣,大可打個完場或找個藉口走開,何必藉此對一個無關痛癢的人開火。男的也不醒目,被人藉機發洩了還不識趣,直至被奚落到體無完膚。唯有以暗示女子崇洋作結。

說到底,一場社交災難。二人的社交技巧都拙劣。不過我對男的留有一點好感,至少他在整件事上保持風度。女則道貌岸然。

有人回應認為知書應識禮,這女子大慨是偽知性份子。這我可不完全同意。知書與識禮有關聯但不是必然。否則以前不需要有淑女學校,專門教育名門女生如何社交。

見一回應說,若懂法國南部的,不會選擇去馬賽。對南法與馬賽都一無所知的我,又好奇為何文中女子對馬賽有這相當的好感,希望再去,很無聊的,上網找了些馬賽的東西來看。竟給我找着了這《被天使遺棄的罪惡之城 法國馬賽Marseille》的博客旅遊文章。一看,會心微笑。同意那男同事有點猥褻,但女子分明知道娛樂圈的馬賽事件,加上看了那博客旅遊文章,實在有點讓人覺得她有藉機突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嫌疑。女子在另一個馬賽的新聞被炒得火熱的時候,跟一個男同事寒暄,若沒來沒由,無端端說馬賽很值得再去,換來這樣的回應,實在也不足為奇。

若說這文是作者用「愛外遊」看世界來批評港人膚淺少見識,其實骨子裡,題材還不是在挖苦某種港男港女?

至於我會把這閒事兒寫在blog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希望會增加一點點收視。看我的blog analysis,港男港女和旅行是最多人看和找的話題,再加上馬賽這個近期熱爆的keyword,我想應該會為我的Blog帶來多一點的收視。哈哈。真無聊!

馬賽是法國最大的海港。
圖片來源: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3/10/24/6/2013102417241574631.JPG 

******

其實不認識馬賽不是什麼事,我在歐洲生活,認識不少的人都對亞洲認識甚少。上次去意大利旅遊,有個waiter問了我是不是中國人,我說我是香港人,他便對我說Konnichiwa。很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