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2.06

日久生情

我已盡力保持冷淡,但日久真會生情,沒法子。

說的是公司養的兩尾金魚。牠們都是之前的兩尾死後,我買回來的。其實沒有花太多時間、也根本沒有時間可多花在牠們身上;我只是每星期給牠們換換水而已,就連餵魚糧的工作也不是我負責的。

奇怪的是,我每次經過魚缸的時候,牠們總是特別興奮(可能純粹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牠們會飛快地圍着魚缸邊游幾個圈,或是大力地將魚尾拂呀拂,拂到水咕嘟咕嘟地響,又或是互相碰呀碰,像想佔個好位置讓我多看兩眼似的。

前幾天公眾假期,有天晚上我竟夢見很多金魚死掉了!想必是我已對那兩尾金魚種下情根,雖未至於牽腸掛肚,但真是有點擔心牠們,四五天假期沒有人照顧,會不會受不了。幸好,假期後上班,牠們仍然健在。不過真的要替牠們換換水了,那兩尾屎怪!

27.12.06

Love is not always enough

看《隔着阿媽說愛你》,太好的一齣戲。

有時候還是會幻想如果自己思想再成熟一點,獨立一點,我現在的際遇就會如何,與什麼樣的人一起,與以前的那個他今天又會怎樣。這齣戲卻令我醒覺到,成熟也不一定會好,正如女主角比男主角成熟,他們的戀情亦不能開花結果;不慍不火才恰當。再執著和努力改變並不一定有用,長輩常對我說的「隨遇而安」才是真正智慧。

整齣戲的精髓,由梅麗史翠普飾演的母親的短短幾句台詞中已說盡:

Love is not always enough......

Sometimes you love and you learn,
and you......move on,
that's ok.

送給我身邊剛剛散了拖的一個好朋友,共勉之。

18.12.06

生活沒有多元文化真的不行嗎?

看一篇有關香港文化研究、文化基建的文章,講香港傳媒和政府都應背着推動多元文化的責任,我並不太認同筆者的看法。節錄一段:

傳媒的責任除了是提供市場「想要」的事物外,更應為市場提供更多元的產品。從民社會的角度出發,傳媒更應負上推動多元文化的責任,音樂對人愈來愈重要,人讀書的時間愈來愈少,音樂成為非常重要的文化產品,每一個人都應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但選擇前他們應有權力知道有甚麼選擇,現在政府和傳媒把香港的選擇權拿走,變成一個法西斯式的單一選擇。音樂修養本身包含著知識和聽音樂經驗的多少,香港是音樂知識不多,聽不同音樂的經驗很少。
跟據網站Wikipedia所載,傳媒的功能包括”監測社會環境、協調社會關係、傳承文化和提供娛樂。”但究竟傳媒應如何和以什麼角度監測社會環境、怎樣協調社會關係、傳承什麼樣的文化和提供什麼或多少類型的娛樂,誰有權去作準則和由誰去規劃?這可是個怎樣說也說不清的問題。

說政府和傳媒把香港的選擇權拿走,香港沒有多樣選擇,我只同意後句;我愛看歌劇,香港來來去去的只有一兩個製作,劇目每四五年便是一個循環,不是Mozart,Puccini就是Verdi;要聽世界音樂,只有等每年的香港藝術節。但這是否就代表我沒有接觸其他音樂的機會呢?不!若在二三十年前,傳媒和政府只提供某些選擇,我的選擇真的會不多;但現在交通發達,又有亙聯網,我要選擇哪怕沒有?我只怕選擇太多了吧!

再說,”政府和傳媒把香港的選擇權拿走”,我覺得言重了。首先,政府和傳媒並沒有奪去我們選擇權力,它們可沒有不準我聽任何類型的音樂;只可說是選擇不夠多,但又要多到一個什麼樣的地步才會令所有人滿意?

我同意政府和傳媒應盡可能給予人較多的選擇,但它們的能力也有所限,一個人都可以有一百樣選擇,能提供全部或大部份當然是最好;但若做不到,當然是先照顧了Norm的需要,沒有理由為了一棵樹去放棄一個森林,也沒有理由用最大的資源去照顧一班少眾,這是常理。再者,若政府和傳媒不能提供自己的選擇,就不去找自己可有的選擇嗎?選擇權除了別人給予,自己也可努力爭取;香港可能真的算不上一個多元社會(我想至少筆者認為不是),但不要將所有責任加諸別人身上。

另外,筆者又說”香港人的音樂知識十分貧乏,接觸面不廣,家長花錢讓子女學鋼琴是因為身份需要又或者是一種消閒活動。”我相信,若普遍來說,香港青少年接觸音樂的比例甚至會比外國高,就正正因為家長肯花錢,也花得起錢,無論原因是筆者所說的身份需要也好,作消閒活動也好;只是以音樂作專門發展的人比率不多,但這已是另一個課題。

至於外地人的音樂知識又是否遠比香港好?外國的音樂選擇比香港一定倍多,但不少外國的學生也只像大部份香港學生一樣,只愛聽流行曲。問他們知道什麼音樂家?他們可能會比香港人能多答出一兩個名字,但這就是否代表音樂知識好呢?若真正要講音樂知識,香港懂看樂譜的孩子可能會比外國的多。

我覺得,多元文化這東西,重點不是在施與受,而是主動和互動的問題。若真的要歸根咎底,只能怪大部份香港人都太滿足所有,亦不喜愛追尋不同的、新鮮的事物;又或者,香港人真的是太忙了,才沒有閒情.也沒有衝勁去找新東西、講文化,有空可以唱個卡拉OK發洩一下便足夠;甚至說得嚴重些,就是因為香港人太易得到所有,反而令他們不努力去爭取,守株待兔。

16.12.06

歸屬感

歸屬感是一樣很奇怪的感覺。

有些人和地是自己很熟悉的,或是經常接觸的,但無論如何也沒法子建立到歸屬感。例如自己的床子、居住的地方,甚至有時走到街上,我覺得,我不屬於這個地方,或者是,我不想自己屬於這個地方。

相反地,有些根本不屬於自己,又或是沒有多大認識的、陌生的地方,卻往往能給我一種親切的感覺。例如昨晚再看《the Lake House》,芝加哥我只因以前工作去過一下(其實也有幾十之之多,不過都是來怱怱、去怱怱,根本沒有時間去多了解這個地方),但看見那些我見過的建築物、走過的街道、去過的Jazz Bar,還有我最愛的架空火車,卻比任何接近我的事物更令我感覺親近。

是否現在被困在一個空間或是地方太久,才會有這種感覺?又或者,這純粹是我的fantasy?這亦可能是舒適﹝精神上和身體上﹞的問題。舒適的地方容易令人覺得親切,也想更接近;慢慢地,這些情感加上慾望便漸漸演化成歸屬感。

可悲的是,為什麼令我覺得有歸屬感的人、物和地方都似乎離我很遠?說實在的,是我太不滿現實了吧?

15.12.06

Faith

晚上看了一套,不,嚴格來說我只看了大半套的電影《聖女貞德》。

不太知道聖女貞德的事跡,因我以前的歷史科成績並不是太好,反正我也不相信宗教。但看這齣關於她的電影,卻令我深深佩服她對宗教的信念,為了自己的信念不惜付出一切,就算那只是盲目。

我愈來愈覺得自己對任何東西都沒有信念,有的只有像《聖女貞德》戲末中,常常在貞德身邊出現的一個僧侶,不斷在挑戰自己的想法。這究竟是好還是壞?我只覺得那似乎只令我停滯不前。

11.12.06

活在火山口之下

一直在想自己一個人住。

不是不愛我的家人,但與他們一起生活就像活在火山口之下──你永不知道那一天會火山爆發,還有是小爆還是大爆。一分鐘前還是好端端的,一分鐘後又是另一番新景象。

可能因為有太多火爆性格的白羊座住在一起的關係,又也許因為大家都是易燃品──一觸即發。EQ甚低的我也往往因為他們的大大小小冷熱戰而影響自己的情緒。以前還可以走去某人家暫避,現在連避難所也沒有了,唯有硬着頭皮死忍。

真希望自己有一個平靜的環境生活,天要幫幫我呀!

男人真不可信

身邊發生了一些事情,令我愈加覺得男人真不可信。

那人我認識了也已有幾年,是我的一位朋友。一直覺得他為人不錯,有時候傻呼呼的。事情詳細不便說明,不過在某個情況下,有人對我說了他的一些事情和說話,而我真的不能相信那些說話竟是出自他的口,那是很無情也很無禮的話。雖然我也明白他會說出這些話,可能有他的原因;不過無論如何,這又是一個證明男人真不可信的例子。

前幾天和幾個朋友聚會,其中一兩個男性已有固定女朋友,甚至已註了冊,言談之間他們還不是會出去搞搞震?雖說男性是天生的advanturer,但難道後天不能令他們多一點理性?真不了解他們的腦袋都用來裝什麼。沒有女友妻子還可以接受,但有了認真的關係之後這算是什麼?

多寫無謂,下圖相信是最好的說明。

******

也有另一張圖是講女性的,不過我可不認同女性對sex的想法是這麼少,就算是這也是道德和教育做成的。若在古時候,對性主動一點的女性往往被冠以淫婦之名,甚至被人拉去浸豬籠;長久以來女性的想法被壓抑,才使女性成為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