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7

私隠

己記不起私隠權法例何時開始實行,有趣的是,在這個重私隠的年代,很多人卻爭着將自己的私隠宣揚;不要說那些自己通風報信自己行蹤給狗仔隊的大小明星,平民百姓也樂此不疲。

先旨聲明,我並沒有任何貶意,只是對一些觀察到的現象覺得很有趣。現在很多人都有寫Blog,當然也包括我一些朋友;有時候覺得閱讀他們的blog,比我與他們見面聊天,更能讓我了解他們,又或者是令我發現一些平時沒有留意到他們的地方,或是他們不太會面對面跟我說的東西和想法。有時意外地去了一些人的Blog,讀讀他們寫的東西,雖然我不認識那個人,但他已很立體在我的腦海出現。

還有很多其他的網上玩意,例如交友網站 friendster, facebook等等,或是youtube,都有很多人將自己生活的一點一滴、愛好、愛情狀況等等一一公諸於世,毫不吝嗇。何來私隠之有?

剛剛有朋友對我訴苦說,現在的人都很機警和保留,永遠知不清楚身邊的人想什麼,也很難認識到真朋友。不如試試到那些網站找找看,說不定會有大發現:同一個人,網上認識到的他,也許比從現實中認識到的更真實。

8.8.07

看《清明上河圖》

上星期和爸爸去看《清明上河圖》展覽。由於已沒有機會看張擇端那張,唯有問看過的爸爸那張原作如何。他說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看的,整張畫卷已太古舊,黑沉沉的。

因守衛說沒有太多人排隊,首先便和爸爸走了去看「只限看五分鐘」,明朝仇英款的《臨清明上河圖卷》。其實真的沒有什麼好看,就如爸爸說的,整張畫卷已太古舊,黑沉沉的,細節都看不清楚;唯一佩服的是,畫繪畫得非常精緻(我反而對畫旁的印章較有興趣)。

看展覽的另一部份,由一位現代畫家臨摹張擇端版本的《清明上河圖卷》時,身旁有一些參觀的人喃喃地說:「還是原作好看。原作的繒畫技巧高。」雖只能從圖片看過原作,但我看則不然。若說歷史價值和原創性,那無可厚非,張擇端的一定是最好;但若單純地考慮作品好不好看,我覺得那張臨摹作品一定比張擇端的原作好看,至少我看得清楚,畫的顏色也較鮮艷多樣和有層次;再說繪畫技巧,現代人吸取了這麼多前人經驗,繪畫技巧怎會不比古人高?再加上現代紙張、顏料、筆墨等等什麼都比古代先進,畫怎會差?但若說畫有沒有味道,那則是另一回事。

看這類作品,我覺得實際上它們歷史價值往往遠超過其藝術價值,有時甚至會懷疑它們的藝術價值是否被誇大了〈不過這個展覽的作品撇除都是黃黃灰灰之外,的而且確是滿好看的,尤其是書法〉。就如最近香港回歸十週年,報章報導某大畫家畫了一張不知多大的油畫作品,上面滿是中港的政要,說其藝術價值很高云云,看得我冒冷汗。

這是展覽中一張我非常喜歡的書法作品:元朝趙孟頫的《行書二贊二圖詩卷》

******
可能這些畫都離現代太遠,不是不欣賞,但我就是沒有太大感覺和共鳴,看書法好些;說到底,我還是喜歡近代藝術。

******
忽發奇想,不如建議大陸政府找個地方,建一個《清明上河圖》的主題公園,讓《清明上河圖卷》重現,相信既可帶動旅遊事業,增加就業機會,又可以令更多人認識中國古代歷史經濟民生建築藝術各樣各樣,經濟旅遊文化教育都照顧到,好過將外國的amusement part帶入中國!中國人還是要做好中國的事情好!

6.8.07

聲樂熱身練習

愈來愈覺得唱歌是一件高深學問的事。符碌地給我pass了八級聲樂之後,老師對我的要求當然是高了,可憐我這個除了唱歌Part,其他parts〈樂理、聽音、視唱、音樂史〉都是剛好夠分及格或是肥佬的人,開始有點招架不住。

言歸正傳,上星期我又上了寶貴的一課。老師問我,已學了這麼多不同的熱身練習〈即爬音階,dmsdsmd那些〉,平時如何開始練歌和最喜歡哪個練習。我便答她通常都是從唱半音階練習開始,接著便直接跳去我最喜歡的練習(還有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跟著上課錄音練)。她便解釋這樣是不行的,我已過了八級聲樂,是時候學習如何獨立,還有有智慧地利用熱身練習自我幫助每次歌唱訓練。她說人每天的身體狀態都不同,有時很好,有時不好,有時甚至很差,因此不可能每次都做相同的熱身練習。熱身練習應該是Tailor Made的,為了自己的身體狀況而調整,也要根據自己準備要練習的歌曲而調整;情況就如吃講究的西餐一樣,吃牛排要用適當的紅酒配合。若不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選擇熱身練習,硬是死練某些練習,除了難令自己身體熱好身,亦會因自己經常練不好而灰心,甚至放棄。

其實每次上課老師也會根據將要學唱的歌給我不同的練習,例如當天要唱一首常大調小調轉來轉去的歌,在熱身練習時她已會將這加入練習中,好讓我先適應習慣;但一直沒有為意自己每次練歌時也要思考如斯「執藥」。聽她一席話,茅塞頓開!這個星期就要開始這樣練習,還有好好了解自己的身體這個樂器,這是身為一個歌唱者的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環。

5.8.07

書法的將來

上個星期和爸爸去了香港藝術館看《清明上河圖》的展覽。我看的是展覽的第二部份,張擇端的那張已沒機會看到。最深印象的不是那張《清明上河圖》,反而是那些書法。


看到蘇東坡的書法真跡,心裡有點點失望。中學時讀他的詞《念奴嬌》,氣勢磅礡,還有《定風波》,多麼瀟灑。我總愛將他與李白相比,若說李白是唐代風流人物代表,那宋朝一定非蘇東坡莫屬;蘇東坡需沒有李白般狂放,但瀟灑才情,我相信是不相伯仲的。看他的書法《行書治平帖卷》,字體秀麗行筆流暢,但字裡行間卻絲毫沒有那種瀟灑的氣質,反而帶有點點拘謹。向爸爸說我失望,他說我看的是書札,是古時人的家書,因此字體不會太表現自我;而我看的令外部份作品,則是文人閒情逸緻時所作,因而較有味趣亦有更強烈的個人風格。


之後和爸爸去吃午飯時,我慨嘆說,古人的字都那麼好,無論將誰帶來現在,他的書法也一定成為藝術精品,現在的作家,連原子筆字都寫得歪歪斜斜不漂亮。我又說,寫字書信給別人是一種尊重,有了電腦之後,工作時我連Compliments都是用電腦打印的,就是怕人覺得我用手寫不夠尊重。現在的人都不多寫字了,不知道十年或二十年之後,還會有人用手寫字嗎?那書法豈不是沒有將來?爸爸沒有正面回答些什麼,只說了句:「人類自從有了電腦之後,似乎想將所有東西都壓縮成小塊,好像準備可以隨時撤離地球,將所有東西拿上月球般。」


我愛藝術愛音樂愛古老的東西,也許就是從這些東西,我感受到”人”。當所有東西都經機械化、電腦化之後,所有東西都變得冷冰冰毫無人性,怪不得連人都變得更冷漠。真希望快些再來一次文藝復興,讓人都停下來好好再下發現一下人本身已是多麼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