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輩談話,講讀書,甚是有趣.他說不明白現今的年輕人讀書來幹啥?不但年輕人辛苦,連父母也受苦.
父母一心希望子女讀多些書,就算將來不出人頭地,也能夠獨立照顧到自己生活.偏偏現在年輕人都不愛讀書,"皇帝唔急太子急",於是很多父母都出盡法寶, 大量補習不在話下,有些甚至連工也辭掉,日夜指導(監督?)子女功課學習,務求子女的成績能名列前茅.子女根本無心向學,卻被迫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讀書上.於是,父母整天喊打喊殺,子女受壓便更無心向學.惡性循環.
那位長輩更說,父母想子女多讀書,無非是希望他日子女有所成,能夠過好點兒的生活.現在不少父母花幾十萬供子女到外國讀書,有些畢業後回港找工作才賺那一萬幾千塊一個月,實在不化算;倒不如用那些錢買層樓給子女收租,收入還更好.
想真也是,讀一個大學學位要十多萬;現在若要在社會保持競爭力,不少人更讀多一個MBA或碩士之類的課程,即又再多至少十多萬──不是代表你會前程似錦,步步高阩,只是有多一點保障你的飯碗而已.
以前人人都渴望有書讀,是因為知道有學識,生活便有機會改變得更好.當知識份子不再是小眾,大學畢業生也只能在銀行做一個小小的職員,讀書的回報率便不是很高,對很多人來說,讀書更變成一種很被動的行為.
相信一定有人會對我說,讀書不可以這樣去衡量;但生活在現實社會,做什麼也要用錢的時候,用這種角度去想也甚是有趣.
2 則留言:
this's what exactly the book "rich dad, poor dad" propagates. going to school won't make you practically rich, but only enriches your soul.
Enriches your soul...maybe I'm too subjective, but I have doubt with that!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