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Julia Roberts 的 Mona Lisa Smile 不下十次八次,但每次看還是禁不住流下淚來。除了被大口茱的演技感動(應該是說被她演的角色對藝術的熱愛和執着而感動),也因感受到那班因她的教學而受到啟發的學生的成長而感動。
故事發生在五六十年代,大口茱去了一間全英國最優秀的女子大學任教藝術史。那間學校的女孩子絕頂聰明,讀書成績超卓,畢業後不是嫁給名門望族便是達官貴人。上第一堂藝術史課,大口茱便被那班女學生嚇倒,因所有學生都已將整年要教的課程記得滾瓜爛熟。
第二堂,她轉了個方式開始課堂;課室牆壁打了是一張屬於課程以內的畫的幻燈片,要學生分析那張畫和說出自己的觀感。幸而那班學生不似香港不太敢發言的學生,很快地學生已被她成功地引導,去討論藝術的幾個重要、也極受爭議的課題:什麼是藝術?什麼是美?什麼是醜?
其餘的劇情不多講了,有興趣可租該片來看看。
言歸正傳,為什麼香港教育要設一科通識教育?留意一下明報有關通識教育的專欄,便會發現這科通識教育的課程沒有特定的課程範圍,學校可自行決定專題研究;即是說,任何東西,時事政治社會民生宗教藝術人文科學,也可成為課程範圍。而課程目的「旨在培養學生作為知識份子,具備思維能力和意向,以理解人類及現代社會所關心的問題。通識教育注重全人教育,而非專家培訓。」目標在引導學生「拓展廣闊的知識視野,認識不同學科的理念和價值;提升對人類共同關心問題的觸覺;建立判斷力及價值觀;理解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和融匯發展的可能,以及發掘終生學習的潛力。」
若是這樣,我有點不解,為什麼要特設通識教育一科來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和意向,而不是將這種獨立思考模式的訓練滲進他們日常己在上的課堂之中,令學生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有critical mind去思考?
不去談現在的老師有沒有足夠能力和開放態度去應付,現在這樣做根本起不了大作用,因學生在大部份時間還是不被鼓勵去多思多想,而要改變一個人的思考模式、智性和積極性並不是那一星期一兩課的通識教育便能做得到,而是靠整個學習和教育風氣,再加上日常生活的種種,包括家庭慢慢累積。西方有一點比中國好的是,他們普遍沒有中國人這麼重的尊卑觀念,長輩不一定是權威〈其實是很多中國人搞不清有疑問並不等如不敬的問題〉,因此便容易有一個較開放也自然的環境去進行討論和思考;這一分鐘,爸爸可以和兒子對選戈爾還是希殊做下任美國總統爭論得面紅耳赤,下一分鐘,他們可以對某場英超足球的戰局安排討論得興高采烈。
我認為,香港不需要通識教育「課」,而是提供一個像設立通識教育目的的意旨所講,能夠引導學生「建立判斷力及價值觀」,「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和意向」的學習環境。
******
最愛還是大口茱帶她的學生去Studio看畫的那一幕。當木箱蓋”嘭”的一聲倒在地上,那張比人還要高的Jackson Pollock巨畫展現在眼前,那種震撼力就像我到芝加哥的Art Institute,第一次親眼看見不少名畫的感覺一模一樣,世界突然停頓了,胸口透不過氣來。
2 則留言:
可能中國人相信權威,
自古需要皇帝治國,
奴性心理...不要自己出主意
我們的下一代雖然有自己的主意
但那些主意是如何舒服地偷懶便有成果
當我們面對現實, 知道連大學也不能提供一個像設立通識教育目的的意旨所講,能夠引導學生「建立判斷力及價值觀」,「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和意向」的學習環境。
香港需要通識教育「課」。
我深切期待香港新一代可因通識教育減少比人呃。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