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14

貴氣之都米蘭(一)

六月尾考試剛完結,便開始旅居荷蘭一年的最後一次大旅行。今次去的國家是意大利。行程安排是由北部玩到中部,先去米蘭(三日兩夜),再到威尼斯(三日兩夜)和佛羅倫斯(四日三夜),最後一站是羅馬(四日三夜)。共十一天。

第一天:阿姆斯特丹-米蘭-酒店-Castello Sforzesco-Parco Sempione-Arco della Pace-酒店小休-Piazza della Scala 及 Teatro alla Scala-途經 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 及 Duomo-酒店

由阿姆斯特丹坐飛機約一小時半便抵達米蘭。在米蘭機場的Terminal 1有特快火車直達米蘭巿中心,每3分鐘便有一班,車程只需30分鐘,而費用也只比機場巴士的10歐多2歐。甚為方便。

由於米蘭中央火車站Milano Centrale與米蘭中心和景點並不太近(走路至最鄰近的景點步行至少30分鐘或以上),因此我選了在離Milano Cadorna火車站不遠的一家酒店下塌,由酒店到大部份景點只需步行5至10分鐘。
我住的酒店在Via Dante側的一條叫Via Rovello的小街。小街有幾個有味趣的路標。
在酒店放下行李小休一會,已下午兩點多,便急不及待出門。先隨便吃些東西,接著去Castello Sforzesco朝聖——去看我非常喜愛的藝術家和雕塑家Michelangelo一件很著名,而且是他死前最後一件並且未能完成雕塑: Rondanini Pieta。

Michelangelo 的 Rondanini Pieta。我最喜愛的角度是左二圖,半月弧形線條很優雅。聖母的頭部似乎在修改中,不禁令我想起Picasso的立體派畫作(見右一)
Castello Sforzesco很大,除了放置Rodanini Pieta的古代藝術博物館外,尚有其他博物館,例如繪畫館、埃及館、樂器館、傢俱館等等多個博物館,藏品極為豐富,入場費只要3歐,非常便宜。可惜藏品擺放並不十分精巧,照明也不是太埋想,因此並不特別吸引我觀看 (之前在德國科隆看過的羅馬帝國博物館和英國大英博物館的佈展好得多了)。
Castello Sforzesco的正門和內部。裡面有很多博物館。
貼士:我的意大利朋友說Castello Sforzesco在每天閉館前40分鐘起可免費入場,如只想去看看某幾件展品,可考慮省下這3歐入場費。

逛完Castello Sforzesco,接著想去離它後面不遠的另一個景點Arco della Pace。兩個景點之間隔著一個很大的公園,叫Parco Sempione。當天是星期日,天氣晴朗,有很多當地人在公園遊玩,又或或坐或臥在草地上享受日光浴,不論老少。隨便找了個空地憩了一會,到Arco della Pace拍了些照片,便回酒店換件衣服再去一下一站,Teatro alla Scala 聽一場女高音加鋼琴伴奏的音樂會。

Parco Sempione 有點像香港的維多利亞公園,是市民的好去處。
希望香港有多些可讓遊人坐在草地休息或遊玩的
公園。
這個音樂廳比起之前在維也納或是巴塞羅拿去過的音樂廳,不論外牆或是內部裝修都似乎遜色很多。我的意大利朋友跟我說,劇院在2004年的時候修復完成,但在修復前有不少人批評它的外牆設計不夠美麗和歷史感,甚至有人錯認在它附近的市政廳是音樂廳。不過我男朋友說音樂廳的acoustics很好,鋼琴細緻的音色都傳得清楚。
Teatro alla Scala和我當晚聽的德國歌曲 programme。 
音樂會後本想在附近的餐廳吃飯,但價錢並不便宜,一道主菜需約20歐,於是決定返回酒店附近吃,價錢便宜差不多1/3。點了一客海鮮沙律,二人又各點了一個main course,我的是墨魚汁Risotto,男友的是海鮮,再加兩杯飲料,共50歐。

貼士:在意大利上餐廳吃飯一般都會收取'Coperto' 也即cover charge,以人數計,價錢不等。另再加10%的服務費。我在米蘭兩天吃過的地方有收取每人2.5至4歐的Coperto。另可能意大利人的英語有限,在查詢餐牌的食物時,他們有時會統稱所有海鮮作魚。

19.6.14

文化藝術應不應與金錢掛鉤?

"Dollar Signs" Andy Warhol, 1982

先前香港Art Basel,接著又有西九超支可能爛尾的新聞報導,一下子文化藝術成為Facebook上多人分享的話題。看到有些人對文化藝術的某些感觸抒發,實在感到啼笑皆非。

好些人(也包括本人以前)有對文化藝術一沾銅臭就不好的感覺;藝術不應商業,商業就不夠藝術了。但藝術與商業之間是否真的不可以取得平衡呢? 很多人對這「商業」的概念就是賺錢,因為在商業世界,基本上行為都是以賺錢為前提。但搞文化藝術難道就不需要考慮金錢嗎? 沒有錢又何來可以做這做那? 又或是做文化藝術創作大過天,除此以外其他一概不管?

最有趣的是看到有人認為現代藝術不應用來賺錢,Art Basel 應將藝術免費給公眾共享,不該是淪為藝術市場。我想,做文化藝術創作的人與其他工種的人無異,大家也是靠自己的職業賺錢維持生活。那麼,若藝術不應賺錢,那些藝術家做的工作沒為他們帶來收入,他們該如何生活呢? 沒有錢何來買材料延續創作呢? 而公眾又何以可以奉旨免費分享他人的創作呢? 至於現代藝術又是否等同公共藝術呢? 世上不少國立美術館都要付費參觀,而Art Basel 根本就是一個國際大型的藝術買賣會,要公眾付費入場參觀是自然不過的事。

倪匡說「中國人有個傳統觀念,作家固窮,實在錯得厲害,作家為啥一定要安於窮,不窮不是作家了?金庸那麼有錢,還不是大作家!」借用他的說話放在文化藝術也很適用。幹藝術維生已不易,若要硬守固窮以顯節操,也似乎太矯情吧。

以藝術節為例,尤記得曾看過有人批評香港某藝術節只顧票房收入節目質素低下,太商業。幾個月前幸有機會與Holland Festival的節目經理作訪問,便問了這個盤旋在我腦袋已久的問題:搞藝術節應看重賣座或是節目的藝術質素? 藝術與商業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他的回答是,搞藝術不能不考慮可行性的問題。比如說若一個節目的製作費要數百萬,但能容納的觀眾只是幾十人,無論節目質素有多高也不行(至少在他的藝術節)。雖然他很看重藝術質素,但也不能漠視票房收入。若節目質素很高但不賣座,不行;反之亦然。但其藝術節的收入不是按獨立節目,而是整體收入拉上補下,因此能有空間容納部份比較曲高和寡難有高賣座率的節目。

金錢雖然被說是萬惡之源,但沒它又真的很多東西都做不成。文化藝術與生活息息相關,金錢亦是。我想,搞文化藝術不得不考慮金錢的問題,但其藝術價值是否等同其金錢或商業價值?這是另一個課題。

圖片來源: http://www.the-vu.com/tag/dollar-sign

14.6.14

畫的電影: Shirley - Visions of Reality

看過一些以畫家為題材的電影,以畫為題材的電影,還是第一次看。喜歡電影視覺上很有舞台感。因要保留畫的感覺,電影的換鏡也與很多電影很不同,滿有趣。沒有深究每張畫的創作年份與故事主角經歷的年代是否相脗合,但電影選擇記載和主角思考的有關電影和政治的歷史和事件,也滿有意思的。最令我忍俊不禁的是,電影的靈感取材是自美國畫家的畫,旁白的口音和說話風格是美國電視廣告般的,故事中不少的歷史和事件也是關於美國;主角在美國闖蕩後,在片末卻拋出一句還是歐洲好。歐洲人可還真的不喜歡美國耶!

Shirley - Visions of Reality:以美國畫家 Edward Hopper 十三幅作品串連的電影。


後記:看完電影,超無聊的,我嘗試找出所有在電影中出現過的影像的畫作(只記得十二幅)。下面的是我比較印象深刻的,其他的可按畫名連結到圖片。
Chair Car, 1965
New York Movie, 1939
Sunlight on Brownstone, 1956

圖片來源:
http://www.ibiblio.org/wm/paint/auth/hopper/interior
http://www.daydaypaint.com

其他作品:
Hotel Room, 1931
Room in New York, 1932
Office At Night, 1940
Morning Sun, 1952
Hotel by a Railroad, 1952
Western Motel, 1957
Excursion Into Philosophy, 1959 
Sun in an Empty Room, 1961
Intermission, 1963

有關這電影的其中一篇文章:
http://uk.phaidon.com/agenda/art/articles/2013/february/11/edward-hopper-comes-to-the-silver-screen

7.6.14

指揮


由小到大一直對指揮非常好奇。

小時候我經常去姑媽家裡玩。我的兩位表哥都很愛古典音樂,有位整天在家哼着男高音,另外一位經常播放交響樂,接著就會對着Hi-Fi 指手劃腳扮指揮 (可能是真的在指揮但我不懂看)。那時候看着他會覺得很好笑,但又很好奇為何他會那麼鍾情指揮。

初中的時候,對古典音樂完全不懂的我,卻又不知為何會買了場俄羅斯國家交響樂音樂會去看。很記得那場音樂會的Encore,那指揮丟開了他的指揮棒,又不用手,只用點頭去指揮一首音樂,很有趣。自此便迷上了去看古典音樂會。

到高中的時候,有段時間愛上看三大男高音的DVD,原因不單乎愛聽Pavarotti 和 Domingo,而是指揮Mehta 的指揮實在太令我着迷! 他的表情、動作簡直就似把音樂都「演繹」了出來,每次看都很是感動。簡直百看不厭。之後看Levine 指揮,他的樣子雖沒有Mehta 秀氣,但都很好看。

指揮看多了,但又不明顯覺得除了速度以外,音樂可有什麼大不同;何況我未看過任何音樂會因指揮出了事把音樂搞垮的情況(又或是有小瑕疵但我聽不出來)。漸漸有疑惑:究竟指揮對音樂有多大作用?是不是指得好與不好效果總不會差太遠(因為總會有綵排)?

對這疑問的答案一直毫無頭緒,直到多年前曾有朋友介紹,英國有個電視節目的某集,提供一個月的指揮特訓給某人,再讓他指揮並讓人猜他是否真正的指揮;那節目可能會解答到我的問題。但朋友忘記了節目名稱,那時候互聯網又沒現在發達,想找都不知如何找那節目。唯有放棄。之後又聽過有人說,有很大分別,但分別在什麼地方,指揮指得差的話,音樂會變成如何? 卻又無從稽考。

今天晚上跟朋友吃飯聊天,不知為何竟聊到我對指揮很好奇這老事兒。回到家裡,把心一橫,決定再試試找不找得着這節目,竟給我驚喜!除了當年朋友講的那個節目之外(Faking it),我更找到了一個更精彩的節目,簡直似 tailor made 給我看似的!那是BBC的 Maestro,節目內容大概是選了8人給指揮家訓練,然後每集他們麵要指揮比分數。還有後來Season 2 的 Maestro at the Opera 更對我胃口。可恨那已是個十多年前的節目,BBC網站沒得看,YouTube的影片也是每集的指揮考驗片段,學習指揮的內容完全沒法找到,BBC網上商店又沒有這節目的DVD買,連付錢網上看的門兒都沒有。很令人氣餒呢!

在此誠徵若有看這節目渠道的人,可否透露如何可看到?

********

另看了這兩位參加者給同一首樂曲的指揮,又好似明白了一點指揮不好的話可以是個什麼光景。指揮這事情真是太引人入勝。

這是我第一個看的片段。之前未聽過這支樂曲,因此無法辨別這奏得差或好,但看觀眾的表情,應不太對勁:
之後再看這個,笑了!
這支樂曲應是這個樣子:

2.6.14

Photoshop與整容癮

我一直只用Photoshop來做些很基本修正的事,比如調調顏色、光暗、改善鬆郁矇等等;鮮有用它來大修圖片,一因不太懂,二來也不喜歡用它作太大的修改;若相片本身拍得好,何需大執;又總覺得修改後的相片會變得不自然,寧願有點瑕疵。

最近因上學關係,要學習如個把自己的臉貼上電影海報而不突兀,才真正深深體驗PS圖的神奇偉大,更轍底打破我執着認為修改後的相片會變得不自然的問題,因為其實除非相片PS的功夫不夠好,否則其實未必看得出來。而相片也不存在執與不執的問題,而是執多與執少的問題。

本來只是想應付一下功課便算,誰知愈做愈上癮(班上也有同學做完功課後也想再做多些),因開始的時候覺得很好玩很神奇;但漸漸愈來愈覺得自己這裡不對勁,那裡又不對勁,總之不修修很像很不妥。又因「換臉」期間少不免觀察那些明星的眼耳口鼻,也審視一下自己的長相;雖然明知那些相片都經PS過,但總覺得自己有太多瑕疵,甚至有點想不如把自己的眼耳口鼻都修整一下的念頭。

一下子便似乎明白了為何有些人說整容會整上癮。若瑕疵有可能改善的話,為何不去改善? 整容什至未必關符一人本身漂亮與不漂亮的問題。

經此一役,以後還是少些拍照、睇相和照鏡子。

1.6.14

刪除感情


愛得久,感情不免滲入很多雜質。要像《無痛失戀》般一刀切,把跟相愛相處過那人
的所有記憶、物件通通挖出來來準備記憶清洗,牵涉的東西也未免太多太瑣碎,談何容易? 清洗記憶也不是一按刪除鍵便得了,得有個人專責在電腦旁監察着腦袋的一舉一動,不能看漏分散在腦袋中的任何一抹記憶碎片,續點續點消除。

忽發奇想,不少人會在Facebook記錄感情事,上載與親愛的人的合照,TAG和誰人去過哪兒,誰又送了誰什麼;若有一天分手,想像《無痛失戀》把中跟曾相愛過的人的所有記錄都刪去,那可要花費不少功夫,不知從何開始,也不知能否真正一點不漏完全刪除。若從不把任何感情事記錄,便可免去日後可能有把某人刪去的麻煩。

又或其實現實會如電影最後,記憶碎片雖殘留,但感覺不再?